我国塑料包装输液引进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我国塑料包装输液引进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我国自从天津大冢公司80年代引进第一条塑瓶生产线开始,塑料包装输液就开始了正规的工业化生产。在此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工厂试验用PVC袋等加工输液,但既未形成生产规模,也没有大规模投放市场。塑料包装输液生产既是输液包装的一场革命,亦是输液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一场革命,其引进及消化吸收过程已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输液生产的发展。在近二十年的技术和设备引进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其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 塑料包装输液的引进状况。
1、 塑料包装输液的分类:
国际上常见的输液塑料包装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包装形式分类:
瓶形: 通过吹制成型, 可自站立. 输液时需引入空气方可完全排空;
袋形: 通过焊接成型, 不可自站立;输液时可自行排空;
非瓶非袋: 通过吹制成型但具有塑料袋的外观和特性的特殊瓶体,亦被称为船型袋;
按包装材料分类:
PVC非 PVC, 包括: 聚乙烯,聚丙烯和复合膜/多层共挤膜
按生产工艺分类
一步法: 使用一台单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由初级材料开始完成容器制造、灌装、封口全部生产步骤的工艺。
多步法: 使用两台或多台单机串联成生产线完成容器制造、灌装、封口全部生产步骤的工艺。
2、 我国塑料包装输液的引进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3月份,我国共有37家企业引进或签订了塑料包装生产线的引进合同。其中有21家企业引进了25条软袋生产线(含制袋机、灌装机及制袋灌装一体机)。有16家企业引进了19条塑瓶生产线(含制瓶灌装两步法生产线及吹灌封三合一一体机)。全部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约为3亿瓶(袋),约占全国输液生产总能力20亿瓶的15%(不含医院制剂室的输液)。实际生产能力仍为1亿瓶(袋)左右,占全国输液总生产能力的5%,这个数字与1998年十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大输液专业委员会黄山会议相比,设计生产能力增加了10%,但实际产量基本未有很大的提高。具体分析如下:
A、塑料瓶:
(1) 引进厂家省份统计:共11个省市,即北京1、吉林1、山东2、陕西1、江苏2、天津2、广东1、上海1、浙江3、福建1。
(2) 年份统计:a. 1980’年代:3家
b. 1990年中期:6家
c. 1990末:2家
d. 2000年/2001年5家
(3) 工艺统计:a. 2步法:8家
b. 1步法:11家
B、软袋:
(1) 省份统计:共13个省市,即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吉林、辽宁、上海、广东、湖北、安徽、浙江、四川、陕西。
(2) 年份统计:a. 1995年前:无引进
b. 1996年-2000年:共21家(其中1998年9家)
c. 2001年:尚未引进
(3) 工艺及机型统计:制袋机:3家
灌装机:6家
制袋及灌装机:1家
制袋灌装一体机:11家
3、目前国内软包装输液存在的问题
(1)国内缺乏权威性医用塑料输液包装材料标准
国内的《医用塑料输液包材容器标准》尚未出台,各企业基本参照或欧美通行的标准制定塑料输液包材的厂标,国家应对软包装输液包装材料给予标准上的重视。如模材的检测、药液和包材的稳定性测试等。既避免了项目单位在塑料包材标准选择上产生困惑,又避免软包装输液生产企业在产品营销上的无序竞争。
(2)软包装输液生产缺乏技术和人力资源,体现在:
设备引进和消化吸收缺乏有力的配套技术支持,使得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一时无法投入生产,有些机器甚至长期闲置在仓库里,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财务负担,也是设备极大的浪费。
企业在引进前、中、后一直没有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进厂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既缺乏配套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缺乏合格的操作人员。
软包装输液生产缺乏成熟的质量保证体系。软包装输液生产并非简单的玻瓶输液生产更换包装,其质量保证体系随包装的更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合资的输液生产企业均带来了其母公司的质保体系,而我们绝大多数民族企业未能跟上这个步伐。
软包装输液生产成本偏高。
配套引进设备偏多,如水处理系统/(单机)、配剂系统、灭菌柜、外袋包
装机、检漏机等,一次性投资偏大、折旧高。
包装材料优质级医用颗粒料,PVC/非PVC简膜、片膜、口管、胶卷、塑盖等需进口。
输液生产工艺未改进,只有包装(灌装)部分改进了,但生产线其他工艺部分(如优质医药原料的使用或密闭配液系统的应用,)未改进,作业人员依然多。
(3)软包装输液没有优质新药品支持。
目前上市的软包装输液,90%以上包装的品种均为普液,即葡萄糖,氯化钠等,虽然许多项目单位在立项和可研阶段均提到生产优质新品种,如治疗性输液等,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软塑输液企业获利的最终途径一靠扩大生产规模,二靠优质产品。若无优质产品,则目前的高卖价也只是短期效益,随着软包装输液引进厂家的增多,将来也许出现软塑输液大战。
(4) 市场问题(主要体现在输液价格和护士的用药习惯上):
国内玻瓶和塑瓶装大输液占全部市场的95%以上,价格有绝对优势,另依护士们现在遵守的操作规程,人们不易轻易接受软袋这个新事物(因为袋子不能自站立,无法轻松加药)。上海百特为推广其软袋输液,一次性全国护士主任和药房主任开会的费用就超过百万人民币。没有足够的市场推广,就很难将软包装这个新品种推广开。
二、我国塑料包装输液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塑料包装输液的发展会缓慢谨慎的前行。已引进企业普遍取得技术和市场的成功后,相信会有大发展。在包装形式和包装材料上,肯定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不管是塑瓶还是软袋,不管是何种材料,都会有其相应的市场。
跨国企业是塑料包装输液发展的领头羊。如技术,管理,宣传、推广等。国内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跨国企业寻求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增强自身实力。
国内企业在花大力气引进塑料包装输液生产设备的同时,尝试引进国外塑料包装输液的先进技术,工艺及管理,下大力气培训各类人才。从生产软件上下功夫,缺项的应填平补齐,尚未引进的要未雨绸缪。
积极进行科研开发,引进和储备输液新药品种,提升输液产品形象,提高输液附加值。
在生产企业中大力开展各类形式的塑料包装输液的技术交流和信息互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避免引进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3-03-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山推排名上升至33位
- 2023-03-25中小白酒企业如何逆风翻盘酿造智能化是关键
- 2023-03-25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
- 2023-03-25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分析及预测2018年销量将达到3969万台图
- 2023-03-25全球家居五金产业标杆顺德家居五金再次辉煌登陆广州国际家博会
- 2023-03-25全国首个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落户永康
- 2023-03-25生态环保部的最新政策让租赁公司和机主大松口气
- 2023-03-25全球商报媒体聚焦宝鸡高新区点赞宝鸡智造
- 2023-03-25三一重工实现100控股德国大象中信资金退出
- 2023-03-25我国装备制造业借智能化趋势弯道超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