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云制造i5智能机床背后的故事
探索未来云制造:i5智能机床背后的故事
在关锡友的计划里通过“i5”云制造平台可以整合社会闲置制造资源不求全民所有,但为全民所用沈阳机床正在打开一扇“工业阿里巴巴”的大门。推开它沈阳机床可以完成由制造商
向服务商的转型新的盈利模式将层出不穷。
如果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在国外,一台智能机床,需要一名技工经过数年专业的培训和半年以上的实际操作,才能做到熟练掌握其工作流程。但现在,在中国上海,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里,有这样一台智能机床:即便叫来一名稍微具备机床操作基础知识的技工,只需对其进行半天或者一天的培训,他就可以熟练操作该设备,甚至还可以按照每个用户的独特加工需求而实现“私人定制”。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或电脑,只需要轻点指尖,即可实现对千里之外的智能机床下达各项指令。
你,会不会感到很惊讶?
这台神奇的智能机床,名字叫i5。
当德国电工委员会主席RolandBent看到i5的操作流程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可思议”。因为,德国2013年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战略,以期在制造领域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实现互联,构建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没想到,短短一年多后,在中国的沈阳机床就已经看到了中国“工业4.0”的现实样本。
而做到这一切的,却不过是原同济大学一位叫朱志浩的老师,和他带领的一群离开校园没多久的毛头小伙子。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决心攻占“数控系统”这座山头?又是通过哪些方法,让他们完成了“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智能化升级呢?这些科技极客后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一定要拿下“数控系统”的山头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128号,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研究院)就坐落于此。
清晨9点,在台风灿鸿抵达之前,上海的天气温润凉爽,年轻人陆续来上班。
原本以为研发如此高精尖产品的奇才,应该是一些研究数控系统多年的资深专家,但是我们眼中所见却恰好相反。“我们整个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算是比较年轻的。”面对《中外管理》的疑问,上海研究院副总经理黄云鹰给出了解答。
跟黄云鹰一样,这些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从来都不曾想到,让他们如今共事的理由,源于多年前国家领导人对沈阳机床的一次视察。
1234下一页>
- 2023-03-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山推排名上升至33位
- 2023-03-25中小白酒企业如何逆风翻盘酿造智能化是关键
- 2023-03-25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
- 2023-03-25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分析及预测2018年销量将达到3969万台图
- 2023-03-25全球家居五金产业标杆顺德家居五金再次辉煌登陆广州国际家博会
- 2023-03-25全国首个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落户永康
- 2023-03-25生态环保部的最新政策让租赁公司和机主大松口气
- 2023-03-25全球商报媒体聚焦宝鸡高新区点赞宝鸡智造
- 2023-03-25三一重工实现100控股德国大象中信资金退出
- 2023-03-25我国装备制造业借智能化趋势弯道超车0